对话默克周虹:MNC如何助力中国医药生态嵌入全球价值链?
海归不再是中国医药创新的主流,本土科研机构孵化的初创公司已崭露头角;靶点扎堆的“内卷”态势渐退,多元疗法与技术路径成为行业新风向;资本寒冬的寒意逐渐消散,“春天感”正在产业中蔓延。
海归不再是中国医药创新的主流,本土科研机构孵化的初创公司已崭露头角;靶点扎堆的“内卷”态势渐退,多元疗法与技术路径成为行业新风向;资本寒冬的寒意逐渐消散,“春天感”正在产业中蔓延。
在全球医疗器械升级与国内创新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内镜企业经历了从早期的技术跟跑到逐步成为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的蜕变。如今,中国内镜企业正加速走向全球市场,出海已然成为行业共识。
9月10日,默沙东宣布关闭伦敦药物研发中心。这已不再是缩减规模或暂缓投资,而是一次彻底的清场。所有研发业务转移至美国,只留下空壳般的注册存在。
当周(9.15-9.19)申万医药指数环比-2.07%,跑输沪深300指数,跑输创业板指数。本周周专题,我们梳理了未来1-2个季度全球创新药重要会议和MNC的BD支出节奏,供投资者参考。
2025年9月10号,《纽约时报》一篇报道直接炸了全球医药圈,特朗普政府正琢磨着出个行政命令,要对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新药搞强制审查,还让FDA对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卡得更严、收更多钱。消息一出来,中国医药板块立马跳水,百济神州、再鼎医药这些中概药企股价唰地就下来
9月17日,迈威生物与Aditum Bio宣布成立Kalexo Bio,并就心血管领域双靶点 siRNA 创新药2MW714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该药物主要针对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调控以及高危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临床前研究显示 2MW7141 对其对靶基因表现出
创新药周专题: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美国和欧美高发,超过300万患者。发病机制仍不清晰,腹泻、腹痛、
8月27-28日我们组织了2025年秋季策略会,在医药论坛《百花齐放,创新药出海新热点》上,与会嘉宾重申了对国产创新药出海趋势的积极预期,并展望潜在热点赛道如自免、肿瘤ADC、代谢等。
9月8日,远大医药公告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在欧洲获批新适应症,此次获批新适应症在原有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和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mCRC)的基础上,扩展至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ICC)、神经内分泌瘤引起的肝转移(mNET)或其他肝转移等多重适
9月11日,特朗普政府拟议的创新药制裁方案引发资本市场剧震,港股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开盘即暴跌7%,百济神州、石药集团等龙头企业股价集体重挫。然而不到48小时,国家药监局的一则公告为焦虑的市场注入强心剂——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较原有周
今日(9.16),港药再度大涨,可T+0交易的港股通创新药ETF涨近2%,成交额快速突破15亿元!资金面上,近3日已疯狂吸金超14亿元!截至9月15日,港股通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超225亿元,规模和流动性持续领跑同类!
当默沙东按下英国10亿英镑业务扩张的暂停键、阿斯利康一年内两度“踩刹车”,而礼来、赛诺菲相继把在英项目调至“重新评估/暂缓”档位时,一个事实被推上台前:英国市场似乎正在被跨国药企“减码”。
由濠麦科技与研发客共同撰写的深度研究报告共对17家跨国公司的重磅产品市场与专利悬崖、临床管线、交易以及近5年的专利进行分析与评估,预判各家公司的产品引进需求、预见潜在的重磅产品以及早期的潜力靶点。本研究共17个分报告,1个总汇总报告,约76万字,期待为创新药行
9月11日,特朗普政府拟议的创新药制裁方案引发资本市场剧震,港股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开盘即暴跌7%,百济神州、石药集团等龙头企业股价集体重挫。然而不到48小时,国家药监局的一则公告为焦虑的市场注入强心剂——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较原有周
9月10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震动全球医药市场:特朗普政府正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对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新药实施强制性审查,并要求FDA对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实施更严格审查及更高收费。
昨天,一个消息引起了中美生物制药圈的激烈讨论。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签署一项新的行政令,直接针对中国创新药企的对外许可交易(License-out)以及临床数据的使用。这一消息首先被《纽约时报》披露,在业内引发了很大震动。
2025年9月8日的巴塞罗那,凉风习习。在世界肺癌大会(WCLC)会场,一款中国重磅药物iza-bren的研究者、来自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方文峰教授,正向全球最顶级的肺癌专家们报告最新的研究成果。
“美国是‘0—1’的创新高地,得益于对创新药的慷慨支付机制、全球顶尖人才聚集、前沿知识高效传递及包括长线风投在内的高效资本市场;中国则是全球独一无二的‘1—N’高地,拥有众多生物科技公司、完善的基础设施、规模较大的临床资源及高效的药监系统。”9月10日,百利天
三家知名丹麦药械企业开启了全球优化动作。顶级医械公司康乐保,要在中国区裁员近2000人;灵北制药宣布退出27个市场,裁员600余人,运营似乎“退居”至了Biotech模式;而营收TOP10以内的顶流诺和诺德,倏然挥刀9000个职位,优化比例高达11%。
当前美国的医药公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超级大药企,比如辉瑞和阿斯利康等,我们叫做MNC(跨国药企),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研发、生产、销售),通过资本运作(并购、BD)整合Biotech的创新管线。